最近一段时间,对于一大批医药产业从业者而言,无疑是备受煎熬的,都在等待传言中的“中秋前后发布《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的方案》出炉”(以下简称“《方案》”)。
对此,一家第一批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这个带量采购搞得大家如惊弓之鸟,未来看都是鱼肉。”
从《方案》本身而言,主要是按照“不分质量层次,唯一中标,70%市场份额”的思路执行,通过带量采购的方式让最具高性价比的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获利,让过专利期的高价原研药出局,以此达到节省医保费用,降低医保压力的目的。
为了能够与企业达成一致,在9月1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主导试点联合采购相关方在上海召开座谈会,介绍联合采购要求及操作方法,国家医保部门也表明了态度。此次参加带量采购的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以及广州、深圳、沈阳、大连、西安、成都、厦门7个城市。
而上述企业人员所发出的感慨正是参加完此次会议之后,这次会议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态度以及对于带量采购的执行让无论是参会的掌握原研药的跨国药企、还是过了一致性评价的本土药企都开始深感忧心。也正是此次会议的召开,一种进入“屠场”被“宰割”的情绪开始在业内蔓延,甚至二级市场股价出现了集体暴跌,上市公司市值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出现了大幅狂泻。
201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由此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仿制药质量提升工程正式开启。
为了鼓励企业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该文件提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在医保支付方面予以适当支持,医疗机构应该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
这样的利好政策让医药企业参与一致性评价的热情高涨,寄望通过之后,有一个“美好前程”。2017年年底,第一批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被公布,一时间这些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星光闪耀,资本市场给出了积极的信号,一连上涨了好一段时间。
对此,整个医药行业也翘首以盼新的国家医疗保障局能够有新气象,让深化医改的“三医联动”真正联起来。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中提到的鼓励政策更快落地,实现“良币驱逐劣币”,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这个方案的解读上,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只有1家的国产企业将出现估计10%左右的价格降幅,2家的降幅在20%~30%之间,3家及以上的降幅估计超过70%。对此,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部门回应,“那是胡扯”。那么到底会是一个怎么样的降价态势?
对于《方案》执行,此前的各类报道多少有些道听途说,有几个信息需要更正:第一,本轮带量采购,国家医疗保障局并未有明确的需要降价多少的比例要求,而是主要设定相关机制,让企业通过市场竞价的模式实现;第二,网传的在会议上出具的第一批带量采购目录共有33个品种名单,还不是最终稿,还会有所调整。
说完一些不准确的信息,再回到《方案》,整个方案制定,有两个目的,第一,以量的优势换取企业降价;第二,实现20号文所提到的“仿制药替代使用”的目标。
从降价的角度而言,国家医疗保障局的降价逻辑在于,首先,这次的带量采购其有能力保障“量”,所以拿“价”来换是理所应当;其次,仿制药已经是市场上成熟的产品,所以有量的保障,企业不用在进行市场投入,由此一来省去一笔市场推广费用,众所周知,不少药企市场营销费用在整个企业成本占比非常之高,所以有很大的空间;第三,有量保障,不需要推广,也就不需要医药代表,由此也节省了人力成本。
在此三个基础之上,大幅降价就顺利成章了。
其实,就在当时会议上,还有相关人员对某一产品提出了降价60%的要求。而对于这个降价的幅度具体以什么为标准,上海集采工作相关负责人在座谈会上表示,医保部门已经对相关产品在国内市场做了大量调研,已经有个预期价。
而从企业角度出发,很多仿制药都处在一个充分竞争的状态,在过去多年的招标中,拼价格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有些不得已放弃掉了不少市场,所以整体而言,价格已经相对较低了,本想通过一致性评价这样的方式,实现升级,能够避免打价格战,但显然这一想法落空,而且面临更为激烈的价格战。
作为企业,进行一致性评价工作,投入资金,甚至有些还需改变工艺、生产设备、辅料等。在此,可能会认为,这些投入都是应该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激烈竞争下,产品本身价格下降,其中有利支撑在于此前的低成本,但现在本身成本已然上升,但是价格还要继续降,那么对企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从此《方案》与会议中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的表态来看,对企业来说是毫无转圜的余地。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据参会企业代表表示,相关部门要求全部集采药品相关企业必须参加此次试点报价,不得缺席,如果不参与或者在质量、供应上出现问题,将会面临严重处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大多是企业精选的主打品种,决定着整个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品种,也是肩负为未来研发创新提供资金的产品,如果主打品种最终通过这种竞价模式使得企业没有利润,那么未来发展则会变得堪忧。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虽然医药企业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不忘本、不忘根才是正确且实际的发展之道。因此,就医药企业而言,正规化与真实化是其应对挑战、市场竞争以及未来趋势的生存之道。
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监管方法的趋严以及医药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行业中将形成重要的分水岭,即走在前头的医药企业将在正规化发展的基础上逐渐与国际接轨,而走在队伍后面的医药企业则在合规与利润间挣扎着。该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这条路会比较曲折,但只要目标坚定,并采取实际行动,医药企业或许能迎来光明。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益发向好,很多企业也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但商机或许只是“昙花一现”,要想在该行业中更加坚挺,正规化以及真实化都是两大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医药行业集中度日益提高的现下。因此,对大部分药企来说,推进正规化进程,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将是现在以及未来需要重点展开的行动之一.
因此,总体而言,此次带量采购之所以带来如此大的震动,绝不仅仅是产品降价这么简单,而是对于整个产业形成巨大冲击,这也是目前整个行业担忧的问题。.